温度降湿度升大棚管理巧应对
作者:  来源:


气温下降,棚室环境也会发生很大变化。因此,菜农要根据温度、光照条件的变化,及时调整管理措施,以免影响蔬菜生长。

降低湿度减少病害

合理通风当前温度逐渐降低,通风减少,为降低湿度,建议菜农分段通风,温度低时,拉小风口放风,随温度升高逐渐拉大风口。通风时一定要避免温度下降过快,菜农要及时关闭通风口,防止温度骤然下降,使蔬菜受害。

铺设秸秆在地里铺设稻壳、粉碎秸秆等,既能起到降湿的作用,分解后又能补充土壤有机质,还能在低温季节起到保温的作用。

调整浇水方式进入深秋后,蒸发量减小,浇水应以滴灌为主,减小浇水量,避免棚室湿度过大。另外,浇水要看天气,选晴天浇水,避开阴天。浇水后将升高棚室温度,既有利于降低湿度,也有利于浇水后地面温度的回升和恢复。

覆盖地膜秋延迟茬口的蔬菜建议晚覆盖地膜,若植株已经比较大,建议使用窄地膜覆盖种植行。

提高蔬菜抗逆能力

结果期蔬菜营养需求高,所需营养种类也有变化,菜农应按时补充中微量元素。蔬菜的根系和叶片是营养的吸收者和制造者,菜农应注重两者的养护工作,在冲肥或喷肥时,均可加入含有腐殖酸、氨基酸或生物菌剂的产品,可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。

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或寒流天气时,可提前喷施一些功能型产品,如海藻酸、甲壳素、防冻剂等,提高蔬菜的耐寒能力。

病毒病的防治

病害重在预防,菜农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像灰霉病、蔓枯病等病害,开始发生时多在大棚前脸处,菜农要注意观察叶片情况,一旦发现叶片上有水浸状小点、霉毛等,就可以确定病害开始侵染,此时要注意做好提前防治。生物菌剂可以补充有益菌,抑制甚至杀灭病原菌,重构微生态平衡,减少病害发生。

晴好天气时,棚室内温度会随之较高,若不及时调整棚室内温度,会给病毒病的发生创造条件,再加上一些迁飞性的传毒害虫开始大量向棚室内迁飞,因此更要加强病毒病的预防工作。病毒病发生初期,菜农可以选择几丁聚糖、菇类蛋白、嘧肽霉素或宁南霉素+锌肥防治。(吴荣美)




上一篇: 下一篇: